分享好友 技术首页 技术分类 切换频道

化学分析法基础

2020-06-10 17:318680
 一、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的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部分。定 性分析的任务是确定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组成;定量分析的任务是物 质中有关组成相对含量。

一般地说,在进行分析工作时,首先要进行定性分析,然后根据试样组成选择适当的定 量分析方法。但在工厂日常生产中,原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组成多成已和,不进行定性分 析,而直接进行定量分析,本章内容只介绍化学分析中定量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中,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工 业方面,资源的勘探,原料的选择,生产流程的控制和产品的检验;在农业方面,土壤的普 查,化肥和宵药的质量控制,农产品的质量检验;在国防建设方,人造卫星、核武器的研 制和生产,新型材料的研制;在环境方面,大气和水质的监测,“三废”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生态平衡研究、提高环境质量等,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分析”,因此人们常将“分析化学” 比做工农业生产的'‘眼睛”。

随着科学技术的新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现代分析化学已定义为:“研究物质组成、 含量、结构及其它多种信息一门科学。”

二、 分析方法分类

1.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此种分类是根据测定对象的不同而分的。

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它们大多数是电介质,因此一般都是测定其离子或原子团来 表示各组分的含量。

有机分析的对象是有机物。它们大都是非电介质,因此一般是分析其元素或官能团来确 定组分的含量。但也经常通过测定物质的某些物理常数如沸点、冰点及沸程等来确定其组成 及含含量。

2. 常量、半微量和微量分析

化学分析方根据试样用量不同,分为如表3-1所示几类。

表3-1

各类方法的样品用量

试样质量

/mg

试液体积

/mg

方法

试样质量

/mg

试液体积

/ mL

常量分析

100〜1000

10〜100

微量分析

0. 1〜10

0. 01)1

半微量分析

10〜100

1〜10

超微量分析

0. 001)0. 1

0. 001〜0. 01

 

通常较多地应用常量分析和半微量分析法,因为它们所用的容量分析器皿及分析天平较 廉价易购置。

3. 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根据测定原理和使用的仪器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1) 化学分析法化分析法是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可以通式表示为

X + R=P

X代表被测成分,R代表试剂,P代表生成物。由于反应类型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化 学分析法又分为:

① 重量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也称称量分析 法。

② 滴定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中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 法。

③ 气体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中所生成气体的体积或气体与吸收剂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 量,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2) 仪器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质化学性质为基础并借用较精密的仪 器测定和被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它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质谱 分析法等。

① 光学分析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在可见光区称比色法,在紫外和红外光区分别称为 紫外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此外还有原子吸收法,发射光谱法及荧光分析法等。

② 电化学分析法常用有的电位法、电导法、电解法、极谱法和库化分析法等。

③ 色谱分析法常用的有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薄层层析法和纸层分析法等。

④ 其他分析法如质谱分析法、X-射线分析法、放射化分析法和核磁共振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法的特点是快速、灵敏、能测低含量级成及有机物结构等。化学分析法的特点 是所用仪器简单、方法成熟、适合常量分析。而且有些操作,如试样处理、制备标样等,都 离不开化学分析法。因此,两者是密切配合、互相补充的,分析工作只有学好化学分析的基 础知识和技能,才能学好仪器分析。

4.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按生产要坟不同,又可将分为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两类。

(1)例行分析 例行分析是一般化验室生产的日常分析,也称常规分析。为控制和产正 常进行需要迅速了出分析结果,这种例行分析称为快速分析也称中控分析。

(2)仲裁分析(也称裁判分析) 在不同单位对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有关单位有指

定的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这种分析工作称为仲裁分析。

三、 滴定分析法的要求和分类

滴定分析法是化学分析法的最主要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时,先用一个已知准确浓度的 溶液作滴定剂,用滴定管将滴定剂滴加到被测物质中,直到滴定剂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算关 系定量反应完全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滴定操作所耗用的体积计算被测物的含量。

1. 滴定分析中的名词术语

(1) 标准溶液已知准备浓度的溶液。

(2) 滴定将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的操作。

(3) 化学计算点在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与被测组分按照滴定反应方程式所示计量关系 定量地完全反应时称为化学计量点。

(4) 指示剂指示化学计量点到达而能改变颜色的一种辅助试剂。

(5) 滴定终点因指示颜色发生明显改变而停止滴定的点。

(6) 终点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完全吻合而引起的误差。也称滴定误差。

2. 滴定分析法的要求和分类

(1) 可作为滴定分析基础的化学反应 滴定分析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法,但是并 非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能作为滴定分析方法的基础,作为滴定分析基础的化学反应必须满足以 下几点:

① 反应要有确切的定量关系,即按一定的反应程式进行,并且反应进行得完全;

② 反应迅速完全,对速度慢的反应,有加快的措施;

③ 主反应不受共存物质的干扰,或有消除的措施;

④ 有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方法。

综合所述可知进行滴定分析,必须具备以下3个条件:

① 要有准确称量物质质量的分析平在平和测量溶液体积的器皿;

② 要有能进行滴定的标准溶液;

③ 要有准确确定化学计量点的指示剂。

(2) 滴定分析法分类滴定分析法一般分为四类:①酸碱滴定法;②配位滴定法;③氧 化还原滴定法;④沉淀滴定法。

四、 活度

活度(a)是指参加反应的有效浓度,它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是:a ( rc, r称为活 度系数,它表示离子之间的作用力对离子参加反应能力影响的大小。对于稀溶液,离子之间 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r趋近1, a ( c。对浓溶液,离子之间的作用 力大,r <1。严格来说,很多场合都应该用活度,例如:pH =_1 gaH +,但通常情况下我们 用浓度代替活度,pH -1 & [H+]。在准确度要求高时,如计算标准pH缓冲溶液时,就 必须釆用活度计算,否则与实验结果不符。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平衡

(一)酸碱质子理论

1. 酸碱定义。

1887年阿累尼乌斯和奥斯瓦尔德提出电离理论,指出在水溶液中凡是能产生的物质 叫做酸,凡是能产生0H-的物质叫做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与0H-结合成水的过程。 电离理论已应很长时间,它对水溶液中化学平衡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它也有一定局 限性,例如氨水0)中不含0H-,为什么显碱性?

另外电离理论不适用于非水溶液。

1923年布朗台德的劳莱提出了质子理论,提出凡是能给质子叫做酸,凡是能接受质子 的物质叫做碱,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按照质子理论就很容易解释氨水为什么显碱 性。因为NH&接受水提供的质子,它是碱,所以氨水显碱性,其反应为:

NH3 + H20 $ 0H-

质子理论是酸碱与溶剂联系起来考虑,强调溶济的作用,是一个重要贡献。目前分析化 学领导中,普遍釆用质子理,因为它能对酸平衡进行严格的计算,而且这能适用于非水溶 液。

2. 共轭酸碱对

酸(HA)失去质子后变成碱(A-),而碱 3)接受质子后变成酸(HA),它们相互的 依存关系叫做共轭关系。HA是A-的共轭酸,A-是HA的共轭碱,HA - A-称为共轭酸碱 对。

例如:HAc_A。- ; H3PO4 - H2P04 ; H2P04-H2P0i- ; Fe (H20)+ - Fe (H2O)5 (0H)2+ ; HP0,--P+,- ; H2CO3- HCO3- ; HCO3- - C0&- ; NH+-NH& 等,都是共轭酸碱对。

由上例可以看出共轭酸碱对具有对下特点:

① 共轭酸碱对中酸与碱之间只差一个质子。

② 酸或碱可以是中性分子、正离子或负离子。

③ 同一物质,如H2P04,在一个共轭酸碱对中为酸,而在另一个轭酸碱对中却为碱。 这类物质称为两性物质,酸式阴子离子都是两性物质。水也是两性物质,其其轭酸碱对发别 为 H20 - 0H-和 H30+ - H20o

④ NaAc, Na2CO3, Na3PO4等盐,按质子理论,它们都是这类的水解反应,如NaAC + H2O——HAc + NaOH,按质子理论都是酸碱反应,已没有“盐”和“水解”的概念。

3 . 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

当酸给出质子时,必须要有接受质子的碱存在才能实现。例如,HAc的离解反应:HAc 在水中能给出质子变成Ac-,是靠溶液水接受质子变成足0+才能实现的。反应式为:

HAc + H20 !"H3 + Ac-


离解反应的实质是HAc$Ac$和H30+ - H20两个共轭酸碱对共同作用完成质子转移的过 程,是酸碱反应,H30+称为水合质子,常简写成H+

1.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及平衡常数

水是两性物质,水分子之间可以发生质子的自递反应:H20 (酸1)+ H20 (碱2) 0H-(碱+) +H20+ (酸2

反应的平衡常数称为水的质子自递常数,也称水的离子积,以表示

Kw= [H+] [0H-] =1. OOxlO-14 (251)

两边各取负对数 -1gKw= - (1g) [H+] +1g[0H-]) = 14. OO

即 PK" = pH + P0H = 14. OO (25'

(二)酸碱的强度

1.水溶液中酸碱的强度

酸的强度取决于它将质子给予水分子的能力,可用酸的离解常数Ka表示,Ka越大,酸 越强,例如

HAc

H2S

NET

Ka

1. 8x10x10-5

1. 3x 10-7

5. 6x 1O-10

 

3种酸的强弱顺序为:HAc>H2S>NH4-

碱的强度取决于它夺取水分子中质子的能力,可用碱的离解带数K;表赤。K;越大,碱 强度越强,例如,上述3种酸的共轭碱为:

二、滴定方法

(一) 方法概述

酸碱滴定法是酸碱反应为基础的滴定方法,滴定剂通旧强酸或强碱,被测物是酸碱及能 与酸碱直接或间接起反应的物质,酸碱滴定法是滴定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

学习酸碱滴定法,主要要掌握下列三点;

① 学会判断那些物质能用酸碱滴定法测定;

② 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尤其是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的变化;

③ 正确选择指示剂。

(二)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一般没有观变化,常需借助指示剂的颜色改变来确定滴定终点。

1. 变色原理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结构复杂的有机物弱酸或弱碱,它们的酸式和其共轭式具有不同的颜 色。在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改变时,指示剂或给出质子由酸式变为其共轭碱式,或接受 原子由碱式变为共共轭酸式,引起结构的改变。这就是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例如,甲基橙

(CH32N^^^ N—告 ( CH3

红色(醌式) 黄色(偶氮式)

以HIn代表指示剂的酸式,In",代表其共轭碱式,由存在:HIn $ H) )In/。Kh-.二 'HiH[*L !"In称为指示剂常数。£"导=常说明指示剂颜色变化取决于糸看的比 值,而此比值的改变取决于溶液中[H)]。

当£"导=1,即酸式色和碱式色各占一半时,PH = PKHIn,称为理论变色点。

2. 变色范围

指示剂开始变色至变色终了时所对应的PH范围称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一般地说,写归'12时,看到的只是HIn的颜色,此时[H)] (10KHIn,PH'PK"In -1

当£Hm(10时,看到的只是In-的颜色,此时[H)] 'PH(PK"In)1。

所以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为PH = PKHIn±1。但由于人眼对各种颜色的敏感程度不同,加 以两种颜色有相互相掩盖的作用,影响观察,实测到的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会有所差异, 见表3-3。在变色范围内指示剂颜色变化最明显的那一点的PH值,称为滴定指数,以P' 表示,这点这就实际滴定终点,当人眼对指示剂的两种颜色同样敏感时,则P' = PK"In。

表3-3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

变色范围

PH

颜色

PS

pT

浓度

酸色

碱色

百里酚蓝 (第一次变色)

1. 2-2. 8

1.6

2. 6

0. 1%(20%乙醇溶液)

甲基黄

2. 9-4. 0

3. 3

3. 9

0. 1% (90%乙醇溶液)

甲基橙

3. 1-4. 4

3. 3

3. 9

0. 5%水溶液

漠酚蓝

3. 1-4. 6

4. 1

4

0. 1% (20%乙醇溶液,或指示 剂钠盐的水溶液)

漠甲酚绿

3. 8-5. 4

绿

4. 9

4. 4

0. 1%水溶液,每100mg指示 剂加 0. 05mol/LNaOH2. 9mL

甲基红

4. 4-6. 2

5. 0

5. 0

0. 1%(60%乙醇溶液),或指示剂钠盐 的水溶液

漠百里酚蓝

6. 0-7. 6

7. 3

7

0. 1%(20%乙醇溶液),或指示剂纳盐 的水溶液

中性红

6. 8-8. 0

黄橙

7. 4

 

0. 1%(60%乙醇溶液)

酚红

6. 7-8. 4

8. 0

7

0. 1(60%乙醇溶液),或指示剂纲盐的 水溶液

百里酚蓝 (第二次变色)

8. 0-9. 6

8. 9

9

0. 1% (20%乙醇溶液)

百里酚酞

9. 4-9. 6

10. 0

10

0. 1% (90%乙醇溶液)

 

3. 混合指示剂

在酸碱滴定中,有时需要将滴定终点限制在很窄的PH值范围内,这时可釆用混合指示 剂。混合指示剂配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两种指示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另一种方法 是一种指示剂与另一种不限H>浓度变化而改变颜色的染料混合而成。这两种方法配合指示 剂,都是利用彼此颜色之间的互补作用,使颜色的变化更加敏锐。例如甲基红的漠甲酚绿所 组成的混合指示剂:

溶液浓度(PH)

甲基红

漠甲酚绿

甲基红+漠甲酚绿混指示剂

W4. 0

红色

黄色

橙色

二5. 0

橙红色

绿色

灰色

"6. 2

黄色

蓝色

绿色

 

当PH = 5. 1时,甲基红的橙红色与漠甲酚绿的绿色互补呈灰色,色调变化极为敏锐。 常用的混合酸碱指示剂见表3-4。

表3 - 4 常用混合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溶液的组成

变色点PH

颜色

备注

酸色

碱色

一份0.1%甲其共黄乙醇溶液

一份0. 1%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3 . 25

蓝紫

绿

PH3. 4绿色

PH3. 2/蓝紫色

一份0. 1%甲基橙水溶液

一份0. 25%靛蓝二磺酸钠水溶液

4. 1

黄绿

 

三份0. 1%漠甲酚绿乙醇溶液

一份0. 2%甲基红乙醇溶液

5. 1

酒红

 

一份0. 1%漠甲酚绿钠盐水溶液

一份0. 1%氯酚红钠盐水溶液

6. 1

黄绿

蓝紫

PH5. 4 蓝紫色,PH5. 8 蓝色,PH6.

0蓝带紫,PH6. 2蓝紫

一份0. 1%中性红乙醇溶液 一份亚甲基蓝乙醇溶液

7. 0

黄绿

绿

PH7. 0紫蓝

一份0. 1%甲酚红钠盐水溶液 三分0. 1%百里酚蓝纳盐水溶液

8. 3

PH8. 2G玫瑰色,PH8. 4清晰的紫色

一份0. 1%百里酚蓝50%乙醇溶液

三份0. 1%酚酞50%乙醇溶液

9. 0

从黄到绿再到紫

二份0. 1%百里酚酞乙醇溶液

一份0. 1%茜素黄乙醇溶液

10. 2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3点结论:

① 酸碱指示剂由于它们的!HIn不同,其变色范围、理论变色点和P1都不同。

② 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的幅度各不相同,但一般来说,不大于2个PH,也不小于1 个PH单位,大多数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1. 6~1. 8个PH单位。

③ 某些酸碱滴定中,化学计量点附近的PH值突跃范围较小,一般指示剂难以准确指示 终点时,可采用混合指示剂。

(三)酸碱滴定曲线和指示剂的选择

酸碱滴定中最重要的是了解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再根据PH值的变化规 律选择最适宜的确定终点。然后通过计算出被测物的含量。

1. 强碱滴定强酸(或强酸滴定强碱)

强碱滴定强酸过程溶液中H!浓度的计算是根据

#1 = #2

式中 "•#"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2 被滴定的酸或碱的浓度和体积。

现以(NaOH)= 0* lOOOmol/LNaOH 溶液滴定 20. OOmLc(Hci)= 0. 1000 mol/L HC1 溶液为 例,说明滴定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将滴定全过程分为滴定前、化学计量前点、化 学计量点时和化学计量点后4个阶段。

(1) 滴定前 溶液的PH值由HC1溶液的初始浓度决定

(HCl)= [H!] =0. 1000mo1/L; PH=1. 00

(2) 滴定开始到化学计量点前

①当加入18. 00mL NaOH溶液时,溶液中还有2. 00mL HC1未被中和,这时溶液中的 HC1浓度为

+ 0. 1000 X 2. 00 — 3

H 」= m,1/L = 5 * 26 x 10 m,1/L, Ph = 2* 23

20 . 00 + 18 . 00

②当加入19. 98mL NaOH溶液时,溶液中还有0. 02mL HC1未被中和,这时溶液中的 HC1浓度为

+ 0 . 1000 X 0 . 02 — 5

H+ _| = mo1/L = 5. 00 X 10 5mo1/L; PH = 4. 30

20 . 00 + 19 . 98

(3) 化学计量点加入20. 00 mL NaOH溶液时,溶液中的HC1全部被中和,溶液呈中 性,此时

[H!」=[OH-」=10-:mo1/L; PH = 7. 00

(4) 化学计量点后 当加入20. 02mL NaOH溶液时,溶液的PH值仅由过量的NaOH 浓度来决定

7 0 . 1000 X 0 . 02 7

OH _ 二 一00 + 20― mo1/L = 5. 00 X 10 mo1/L; PH = 9. 70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计算滴定过程中各点的PH值,其数值列于表3 — 5中,如果溶液PH 值为纵坐标,以NaOH加入的量为横坐标作图,即可得如图3 — 1所示曲线,这就是强碱滴 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表 3 — 5 用 0. 1000 mo1/L NaOH 溶液滴定 20 . 00mL0. 1000mo1/L

HC1溶液滴定过程中各点PH值

加入NaOH溶液的量

剩余HC1

#/ mL

过量NaOH

#/ mL

[H!」(mo1/L)

PH

%

mL

0

0. 00

20. 00

 

1. 00x 10—1

1. 00

90

18. 00

2. 00

 

5. 26x 10—3

2. 28

99

19. 80

0. 20

 

5. 02x 10 —4

3. 30


续表

加入NaOH溶液的量

剩余HC1

!/ mL

过量NaOH

!/ mL

[H+] (mol/L)

PH

%

mL

99. 9

19. 98

0. 02

 

5. 00x 10-5

4. 30]突

100 . 0

100 . 1

20. 00

20. 02

0. 00

0. 02

1. 00x 10-7

2. 00x10-10

7•叫跃

9. 70围

101

20. 20

 

2. 00

2. 00x10-12

11. 70

110

22. 00

 

2. 00

2. 10x10-12

11. 70

200

40. 00

 

20. 00

3. 00x 10-13

12. 50

从表3-5的数据和图4-3-1的滴定曲线可看出:

① 从滴定开始加入19. 98mLNaOH, PH值从1. 00增加到4. 30,即改变3. 30个PH 值单位。溶液的PH值仍在酸性范围内,发生不显著渐变。

② 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加入0. 04mL NaOH (从中和剩余0. 02mL HC1到过量0. 02mL NaOH) PH值从4. 30增加到9. 70改变5. 40个PH值单位。

③ 化学计量点以后,由于溶液中有过量的NaOH,溶液的PH值主要由过量的NaOH来决 定。

根据上述分析,滴定到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值所发生的突跃现象是有重要的实际意 义,它是选择指示剂的依据。变色范围全部成一部分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可选用来指 示滴定终点。用0. 1mo1/LNaOH溶液滴定0. 1mo1/L HC1溶液时滴定突跃的pH值范围是从

4. 30到9. 70,可选用甲基红,甲基橙或酚酞为指示剂。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业界首例!中国煤科联合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
近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联合神东煤炭集团、中国电信榆林分公司、华为公司圆满完成5G井下低频大上行能力创新验证,充分体现了井下场景低频+大上行5G方案的先进性,对探索5G+智能矿山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4564

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投用
近日,煤炭行业首个超高压液压软管试验系统在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建成并投入使用。该试验系统的建成,填补了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配套的超高压介质输送系统安全性能分析验证能力的空白,标志着煤炭行业已具备设计工作压力达100MPa液压软管的爆破性能、脉冲性能分析验证能力,能够为矿用水射流式割缝压裂装置可靠应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发挥重要作用。

0评论2023-07-02544

瞄准“国字号”!湖州驰骋科技新赛道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传感器”重点专项“机床切削工况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传感器及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日前举行。该项目主要针对刀具状态原位实时监测与磨损补偿难题,突破传感器内嵌集成封装、刀具状态辨识解算、磨损原位高精度补偿等关键技术,为我国高端装备绿色智能制造提供重要手段与依托。

0评论2023-06-30627

权威发布!“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
6月27日在江苏永钢召开的“2023(第十六届)钢铁工业科技与竞争战略论坛”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就“2023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和“2023全球专利创新指数”进行发布与解读!

0评论2023-06-29558

技术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亟待由“政策市”转向“市场市”
作为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化智能开采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在技术引导之下,煤炭行业正在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将会有效地提升行业生产效率,提高行业的精细化管理程度,为行业生产带来明显价值。1政策助推产业应用形成巨大市场蓝海“煤矿机器人的应用和推广是大势所趋。

0评论2023-06-082406

王保利研究员——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的排头兵
王保利,研究员,博士,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级首席科学家,现任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探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陕西省煤炭学会煤炭地质及环境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智能地球物理专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外聘导师。主

0评论2023-06-072117

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彬长矿区首部DSJ14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研制成功
近日,陕煤彬长矿业生产服务中心首部自主研制的DSJ140/300/4×630型无基础带式输送机顺利完成组装调试工作,这标志着该中心成功步入大型煤矿机电设备制造行列,加工制造能力再上新的台阶。该输送机即将作为彬长矿区首部无基础顺槽输送机在小庄矿“安家落户”,其设计总长3100m,搭载4台630kW永磁变频调速一体机作为核心驱动

0评论2023-06-062103